原本以為我已經準備好了,但事實上,我仍有許多欠缺的地方,還得要好好再學習與思考才是。你認為你認識你們家孩子嗎?作為父母或是老師,我認為這是一輩子得謙遜學習的議題!
今天去幫國小二年級的小朋友上生命教育,這是一個教會辦得活動。印象中,我國一的時候也有上過類似的課程叫作得勝者,其中有一句話我一直記到現在:「不要小看你年輕,總要在信心、愛心與清潔上,都作他人的榜樣。」雖然我不是基督徒,但是透過文字來反思,的確對當時的我是有助益的。所以朋友詢問正在休息的我時,我一口答應要進行備課教育,並且抽空去幫小朋友上課。備課非常輕鬆,那些問題都非常簡單,但也不是每個人都說得出所以然來.......你是誰?你是怎麼樣的你?你想成為怎麼樣的你?或是,不要忘記你自己!都是一些基本問題。然而,多數「大人」們自己可能都不清楚自己的答案,而要去把這樣的答案塘塞給「孩子」們。
上課的途中,總會有一些吵鬧、愛玩的小朋友,我不很介意,也不會去制止,畢竟這是一堂開發潛能的生命教育課程,國小這個期間也是求學過程中唯一能夠盡情玩樂的時候,聊聊天、打打鬧都沒什麼的。只是影響到其他同學時,我會把食指放在嘴巴前表示:噓~小聲點。通常小朋友都會聽話,但也有不聽話的。遊戲進行到一半,一個小男孩A愛玩,把旁邊的小女生B書包用倒了,小女生B很生氣大罵要他撿起來,男孩A也撿起來了...但這時班上有五、六個男孩、女孩開始罵他。其實是很小的事情,我認為撿起來道個歉應該就沒事了,卻越吵越烈,小男孩A不甘示弱,一個人對其他人大罵髒話,甚至對其中一個講得很難聽的小男生C衝過去要動手動腳。我急忙喊停,制止他們打架,要他們回座位坐好。幾個小朋友和我說要我不要管他,他是全班最壞的學生,老師說直接把他當空氣就好。聽到這句話我動怒了。
我先和A說:「你必須先尊重自己,別人誰會尊重你!」
A繼續罵髒話且說:「誰要尊重阿,我會跆拳道,打死他!」
我繼續和A說:「你學跆拳道就只是為了這個嗎?」
A沒說話。
我反過來和要和他打起來的C說:「A都撿起來了,你為什麼要和他對罵髒話呢?而且......」(我原本要說的是,書包是那個女孩B的,出氣也不是這樣出的)
我話還沒說完,C就說:「老師說把他當空氣就好!他就是這麼壞,不要理他。」
幾個小朋友也立刻說:「對啊!把他當空氣。」
我立刻反擊:「老師說的就要聽嗎?」
A立刻接話:「老師叫你去死,你幹麻不去死一死!」
我回過頭對A說:「你也是!別人說你,你就要罵髒話回去嗎?你得先尊重自己,別人才會尊重你!」
我繼續和全班說:「把別人當空氣對嗎?誰被當空氣會很開心?大家都是好同學,要互相尊重。」
我接著說:「現在,時間不夠了,遊戲到此為止,你們還想要聽故事嗎?如果要了話,我才要念繪本。不要了話,今天的課程就到此結束!」
小朋友一口同聲說:「要唸故事。」等小朋友們都安靜後,我才開始唸今天帶來的繪本。
我開始念沒多久,小男孩C又胡鬧小男孩D,又快要吵起來了。我制止他後,C開始當仿聲鳥,學我念繪本的聲音。
我和C說:「現在應該注音都學完了對吧,中文字應該也認識不少。我想念繪本對你來說,不會有問題。大家拍拍手,我們請C來唸繪本。」C一直憋扭地不出來,我嘲笑他說:「在下面學我說得很好啊,怎麼會不敢上台講呢?」
然後我和一直在玩尺的A說:「你要不要上台念念看。」A很高興地上台,開始繼續唸故事。
得A念完,我請小朋友給他掌聲,但只有少數一、兩個小朋友給A鼓掌。
然後,導師回來了,我也結束了這堂課。

事後,我不停在反思,我知道這麼小的孩子會很注意老師們說的話,這些話語對孩子們都是有影響力的,所以我一直很小心不要把自己的觀感加諸在話語上,譬如直接去指導孩子,而不是引導孩子們發現;直接給魚,孩子們不容易自我成長的。但我忽略了現在的孩子是如此的社會化,他們會去迎合老師、同學,這件事情雖說達不到集體欺侮、排擠的程度,但是由老師帶頭這件事,我遲遲不能釋懷。為什麼選這麼小的孩子?是因為態度的導正,這時候才是最有效的。態度決定個性,個性決定命運,我深信這樣的原則。這件事情,我處理的也不妥切。
1. 我帶遊戲,太慢發現吵架的嚴重性,以致於差點打起來了。
2. 我沒控制住自己的說話方式,「老師說的就要聽嗎?」說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錯誤。有許多更好的表達方法,
3. 因為事情平息了,我看時間來不及就立即準備下個活動,使得我沒想到要讓小朋友們互相道歉,也是一個嚴重的錯誤;不認錯、不道歉就雲淡風輕,不會讓小朋友得到反思與檢討。

我們來想想小男孩A:
1. 天性絕對不壞,也願意聽話,只是需要關注、需要別人的認可;所以才藉由一些行為,想引起注意、想得到關注與認可。聰明且反應快,但急於表現的結果給人的印象卻是耍小聰明,所以說什麼,全班都說他不是、他說謊。
2. 髒話字字珠璣是從哪裡學的?動手動腳呢?

我們來想想小女孩B:
1. 很保護自己的東西,也會主動爭取,很會察言觀色。
2. 大罵人的方式是從哪裡學的?

我們來想想小男孩C:
1. 愛玩調皮,有自己的想法;喜歡起鬨、瞎鬧,並作團體中的領導。
2. 聽得懂但不予理會的態度是從哪裡認知到的呢?

我不想說導師與家長什麼,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管教小朋友的態度與想法。而且,我只是每週去帶40分鐘的課程,和長期與小朋友相處的導師與家長是完全不同的腳色與觀點的。我不想把話說得很好聽,但是排擠這種事,是從大人這邊學到的,感覺真的很不好。對於每個孩子,的確要調整不同的教育方式,我們如果連自己都還沒有準備好,也就是你連身為一個「老師」、「家長」的腳色都還不清楚你自己是誰?你會帶給小朋友什麼影響?你想要帶給小朋友什麼影響?以及記不得你就是小朋友的學習、模仿對象,你就是一個「老師」、「家長」。生命教育,你是否也得重新再學習過呢?

我想作為父母或是老師,持續認識自己、認識孩子,絕對是一個長久的課題,因為我們自己也是孩子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浟瀲 的頭像
    浟瀲

    簿格子

    浟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