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人都有一個價碼。

我指的是在人類自己所建構的社會中,那種常態的、習慣的、標籤定位的價值說。也就是所謂的「你的時間的行情價」。這和『Indecent Proposal』中所提及的思考點不同,不是多少錢能買你或是多少錢能讓你放棄道德或價值觀的問題;而是現在這個世界中的一種衡量人類價值的方法,此評量標準廣泛是用於社會法律、職場甚至家庭,這種基準就像砝碼秤,一邊放上道德(羽毛),一邊放上金錢(心臟)。有趣的是,大家也非常習以為常。

這個情況是很常見的,譬如勞基法規定一小時的最低時薪NTD103、最低月薪NTD18780。譬如一場飛安意外,航空公司一人賠償NTD1000萬給家屬或是一場隨機殺人,捷運局喊價NTD400萬一人。這就是社會法律訂下的一種比較(錢與錢、時間與時間)基準。又譬如於職場上你會很合理地大約可推測一位領22KNTD/月的年輕人,可能是無特殊專長的社會新鮮人。一個小公司的副總可能是年薪4500K。簡單來說,在這個世界上,每個人都被貼上了標籤,上面都有一個價碼。

有些東西會增加或是減少價值,可以說是調整項,但這種調整項通常非常表面。譬如,長相、身材、背景等等等等;有時候這些調整項有作用,有時候則沒有;但大多數的時候,在正常情況下對於決定價值有關鍵性的影響。你如果想質疑這種表象問題,那代表你未考慮人性!這才是關鍵,這個價碼是人訂的、標準是人建的,人們怎麼決定、怎麼計算你都無法用正義感來干預。當然要說服大眾還是得有一個說法,所以就像我一開始提到的,一邊還是會放上羽毛。

於是我顯得特別重或是輕根本沒有意義!

社會給你的價碼,是社會對於你的觀感,但是人生(時間)是你自己的,重點還是你對於自己的定價。社會按供需標準來買你的時間,你仍能決定你賣不賣。所有的過程都還是得回歸到生活,因為活著才是重點。因為時間是相對公平的,所以你在哪裡特別重必會在哪裡特別輕,取捨的問題與角度,端看個人對於人生的態度與智慧。

我們可以這麼說...世界本來就是按照一個很複雜的公式在進行,就算有規則或是就算沒有規則都有世界它自己運行的一種道理。人對於世界很渺小,但對於自己很巨大。評斷價碼或是價值的本身,還是要以你以什麼角度或評斷方法來估價。我們都可以為自己訂一個喜歡的價碼!


後記:請永遠記得,一個結論的解讀,從不同面向就是會有不同的結果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浟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