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ar Eve and Lichi,

 化療兩週後媽媽開始掉頭髮,雖然不是一撮一把地掉,但望向滿床、滿地、滿浴室的三千煩惱絲,還是會覺得很驚人。想了一想,怕之後回家你們潔癖的外婆會因為媽媽的頭髮瘋掉,還是剃一剃好了。「剃」這個詞其實很可怕,媽媽並不瀟灑......;還記得有印象的第一次剪髮,應該是媽媽幼稚園中班,那時只是「剪短髮」媽媽哭得驚天動地,二十年後再去同一家店時,當時幫媽媽剪頭髮的阿姨都還記得媽媽,你們就知道媽媽對於剪頭髮有多麼不喜歡。以前媽媽純粹為了省一些變髮的錢以及轉換心情,所以讓頭髮長了就燙捲,長捲髮膩了就剪短,一年去不了一次的理髮院,每次剪髮後媽媽都有一個不傷心的儀式,買冰淇淋來安慰自己,這個習慣也就是在那驚天動地的哭泣後,你們外婆買冰淇淋來哄媽媽不哭養成的。當看到剃刀就這麼往前一撸,媽媽卻有一種該更勇敢面對的心情;也許是把剃頭當作成一場儀式,讓自己更勇敢面對未來。

 光頭的樣子沒想像中可怕,反而蠻好笑的,菲都會摸摸媽媽的頭用稚嫩的聲音說:媽媽沒頭髮。以前要一隻手吃手,一隻手捲媽媽頭髮睡覺的孩子,開始一隻手吃手,一隻手捲自己的頭髮。以前睡覺被扯到痛醒還會不高興菲這種壞習慣,現在看起來也怪可憐的。媽媽從小對於自己的外表特別缺乏自信,原因是媽媽小時候算是生得相當標緻的小孩,但對自己外表並不在意,當真正開始注意時,近視那厚重的眼鏡與青春痘已摧毀我對於外在的自信,其中很大的因素是人家在看你時的反差,這點是後來媽媽才懂得。雖然對外在沒自信,過去的媽媽卻堅信內在強大與美麗,才是真的美麗!於是,更不注意打扮與身材,只顧著活在自己的世界裡。長大後才逐漸了解,關於你們的自身,外表是很重要的一環,原因是那是你擁有的自己,也是別人第一次注意到你的樣子,是你給自己與他人的第一個感覺,也是你自己與他人的一個橋梁。你以為外表只是裝了你的容器,而忽略了容器的外觀與健康是一個完全錯誤的想法。為什麼會覺得擁有美麗的內心就好,長像一點也不重要呢?外觀的乾淨、整齊與身體的健康,是最基本的條件,這排除了天生被賦予的因子。(如果你們認為媽媽生的這副皮囊還不夠好了話,至少在這方面的功夫不能少。) 外表,也是你們擁有的你自己,為何會覺得不重要而輕忽呢?如果媽媽有機會回到過去,一定敲醒自己!

 你們怎麼看你自己,也會影響別人怎麼看你!因為你對於自我的認知不同,你的行為模式會導致周圍回饋給你你現在認知到的世界。媽媽高中同學有一次這樣對媽媽說:「我拿你和我的合照給我姊看,和我姊說這是我朋友,長得很醜,我姊竟然說我眼睛瞎了,說哪裡會醜?蠻可愛的阿。你應該對自己再有自信一點!」這段話給媽媽的衝擊有兩個;一是原來媽媽對外表自卑的想法會影響朋友對自己的看法,二是每個人對於美醜的概念是不同的。既然是這樣...那何必去管主流或非主流的意見?自己開心就好!你們一定會有自己對美、醜的想法,那是人天生的直覺,就像你們現在就會挑自己喜歡的衣服與裝飾、搭配今天要出門的鞋子。自己喜歡就好,但是不等於隨便。邋邋遢遢的樣子,給人感覺就是處事邋遢的人。如果你們有人想反駁說:「外在形象不重要,重要的是能力與實力。」試問,你對自己的外在不就是處理地很邋遢嗎?不要相信自己或任何人對你說外表不重要,或藉口說服自己內在美與外在美選一個就好;皮相與內涵是可以兼顧的。媽媽現在再看到以前覺得自己與醜女二字掛勾的照片時,其實覺得雖然仍與美女二字無緣,也是青春無敵的少女阿,呵呵~或許是媽媽現在更喜歡自己的關係也不一定。

關於更喜歡自己這件事,媽媽特別想再提及一點,那就是自信。自信會是你們最好的妝容;怎麼樣對自己有自信?媽媽也是最近才稍微有點體悟,那就是正視自己不足、不夠好的地方,然後接受它,並且忠實於做你自己、全心專注在改善自己的身上。我們的不完美也是完美的我們的一部分。真正強大的人,不會在意自己強不強大,只有那些不夠強大的人才會去比較與擔憂。我們的好、壞並不建立在別人的感觀上,而是在我們的自己內心那把尺上;別人並不會過你的生活,你的生活是由你自己來過的,你真的開心與不開心也是只有你自己知道。你不一定要做別人喜歡的人、成為別人喜歡的樣子,但你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人、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。也許有時候我們會忘記自己做自己,或失去了勇氣,但一定要記得自己原本的樣子,然後勇敢做回自己。當你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、擁有自己想要的氣質以及生活方式,你就會是自信且美麗的。

 花了這麼大的篇幅說外在,並不是要你們過度去追尋外表的美麗或帥氣,而是要你們不可以忽視自身的乾淨、整齊與身體的健康;關於外在美,30歲以前也許是父母給你們的,但30歲以後,就是你們自己的臉了。你們的氣質與打扮塑造了你外在給人的形象與感覺,媽媽只是希望你們能培養出自己的穿著品味、喜歡自己現在的樣子,僅此而已。

arrow
arrow

    浟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